【佛学入门<谈锡永作品集> • 2.谈释名相<7.佛家名相> • 有宗名相】
2010203
第十一讲 六识
前面说过,识的定义是:了别所缘境。
我们谈过六根与六尘之后,已经知道什么叫缘,什么叫所缘境了,因此便可以接着谈六识。
但有了眼识便不同了,等于能区别出摄影的主题。耳识等亦如是。正因为有了耳识,所以在音乐演奏会中,我们才不会将不经意的一声咳嗽,也当成是演奏的乐音。可是耳根却将乐音噪音同时收进耳朵,丝毫不作了别。
既然根和尘各有六种,识当然便也有六种。这即是说,既有六种攀缘工具,也有六种被攀缘的对象(所缘境),便应该有六种了别攀缘境的作用。
六识是: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。前五者的作用是了别物质界,后者(即第六意识)的作用则是了别精神界。
所以,根和尘是客观的,而识则是主观的。学佛的人,对客观的存在无可修,可修的只是自己的内识。如何转变内识,即是修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