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学入门<谈锡永作品集> • 2.谈释名相<7.佛家名相> • 基本概念】
2010107
第七讲 我执与无我
释迦说“诸法空性”,目的在去除人类的最大心理毛病:我执。
我执即是对“自我”的执着。
许多人都认为确确实实有一个实体存在,此实体名为“我”。于是便以“我”为出发点,作种种分别计较,因而便有利害是非。
不但这样,人除了执目前的我为实体之外,还要执死后的我为实体,因此说灵魂永生。
倘如能知道“诸法空性”,那么便当知道,“人”亦无非是宇宙间的一种“法”而已。诸法的本体既空,人的本体亦空,“自我”的本体当然也空。
能这样理解,就不会对“自我”这一堆东西执着,这种理解,便称为“无我”。
所以“无我”并不是自我否定,只是自我认识。认识到“自我”非有实体,可是其功能作用却宛然实有。如是以“不常不断”的态度来认识“自我”,才可以称为无我。
因为有功能,所以自我生存一日,便要对社会尽一日自我的责任。
但因知道自我并无实体,所以便不会动辄用自我来衡量是非利害得失。
其实以做人的态度来说,能够这样,也很潇洒。这亦便即是“中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