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学入门<谈锡永作品集> • 2.谈释名相<7.佛家名相> • 有宗名相】
20103017
第五十六讲 本觉智
“本觉智”一词,很容易跟“根本智”一词相混。其实两者所指,简直是风马牛。
根本智是成佛才能证得的智,凡夫绝对不具有;本觉智恰恰相反,是指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的觉性智。即是说,任何有理性的生物,都有此智体。
佛与菩萨要普度众生,其可能性具在于此。假如众生无本觉智,那么根本就不可能将他们度至解脱岸。盖佛与菩萨无非只是苦海上的船夫(不是称赞观音为“苦海慈航”么),若众生根本不肯上船,船夫再慈悲也没有用,如今这个本觉智,便是他们肯上船的根据。
本觉智不但人类有,六道有情都有,所以说六有情都可以成佛。
将本觉智换一个角度来说,便名之为“如来藏”。“藏”是第八识名为“藏识”之藏,二者同义。然而凡夫所显的是烦恼,如来所显的则是清净,因此便不能称佛有“藏识”,只能比之为“如来的藏识”,是即如来藏。
但此“如来藏”,众生其实亦具有,因为既然有本觉智,则此本觉智便即如来藏,只是说,众生的如来藏,并非如佛那般清净,而是众生成佛的功能。
因此说“本觉智”,是从事物本体方面来命名,说“如来藏”,则是从事物功能方面命名。有关“如来藏”深义,详见笔者译著的《大中观系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