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学入门<谈锡永作品集> • 2.谈释名相<7.佛家名相> • 有宗名相】
20102029
第三十七讲 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
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:
(1)得,得的意思是“成就”,它是一种作用,成就色法心法。当色心法建立时,此作用即名之为“得”。如眼缘青色,青色即为所得。
(2)命根,此即生起第八识的亲因种子。泛言其作用,则一切生命皆由它生起,故称命根。
(3)众同分,如人与人的四肢头颅身躯五官,为人的众同分;羊身上的毛,为羊的众同分。
(4)异生性,“异生”即是凡夫的学名。凡夫亦泛指六道有情,他们皆以烦恼作本质,故称之为异生性。
(5)无想定,灭尽定,上为两种入定的境界。前者但求无想(前六识的一切思念不起),后者则求灭尽前七识的心及心所,令之不起作用。二者的分别是后者因灭第七识污染,便能不起我执,故前者为凡夫的定,后者为圣者的定。
(7)无想果,由无想定获得的果报。
上来共七种法,为众生的根本性质。
(8)名,即是名相,如称为人、马、牛等。每一名都有一相状与之相应。
(9)句,即是词汇。如好人、坏人;马嘶、牛啼等。
(10)文,即是名句所具的音韵、字母。
上来三者为表达事物意义的工具。
(11)生,生的定义是先无今有。
(12)老,老是生的衰变。
(13)住,一种暂时的平衡状态。
(14)无常,亦称为灭,即先有今无。
上来四种,为有情生灭变化的四相。亦有称之为生、住、异、灭。
(15)流转,指色心诸法刹那生灭,但生灭作用却相续不断。
(16)定异,定指决定,异指差别。定异即谓善恶因果差别不乱。
(17)相应,指善果与善因相应,恶果与恶因相应之类。
(18)势速,指诸法生灭的力用。力即是势,其力迅速,是名势速。
上来四法,指诸法的功能。
(19)次第,即是系列数序。
(20)方,指上下十方等方向。
(21)时,指时刻相续的次第。
(22)数,如一二三、百千万等。
上来四法唯约定俗成。因称之为第一、第二,只是一种约定的表达,并无一物其本质即为“第一”。方时数等类推。
(23)和合,指诸法因缘和合。
(24)不和合,指诸法的分离与还灭。
上来二法为诸法生灭现象的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