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学入门<谈锡永作品集> • 2.谈释名相<7.佛家名相> • 有宗名相】
20102018
第二十六讲 执空与执有
佛家言空,但指法的本体,因其本体无自性,故说之为空。
佛家言有,但指法的现象,或指其功能,一切事物与现象都宛然具在,而且功能各各显现,故说之为有。
因此要理解佛法,便不能只偏着于一边。若只知言本体之空,而不知相状及功能之有,那便是执空;若相反,只知相状及功能(着相),而不知本体,那便是执有。
不执空,不执有,既知现象与功能,亦知本体,那就可入中道。
前已说过,中道是不常不断,如今可再详申此义。
如果执空,那就一定落于断边。即是说,由于一切法的本体都不真实,便连它们的相状与功能都否定掉,那就是断,即断灭一切法的相与用。
如果执有,那就一定落于常边。即是说,由于一切法的现象与功能实有,便连其本体亦视为实有(不知道实由“缘起”),那就是常,即视一切法为永恒独立的存在。
说无因果,是断边的例。
说有永恒的万物主宰,是常边的例。
说人死如灯灭,是断边的例。说有永生的灵魂,是常边的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