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学入门<谈锡永作品集> • 2.谈释名相<7.佛家名相> • 有宗名相】
20102027
第三十五讲 三智
所谓修持,依唯识的观点,无非因能洞知一切事物现象皆由识变,于是便去实证这个“变”,由此实证,即能用跟凡夫不同的层面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情器,由是得到智慧。
然而由于修持路径之不同,以及层次高下的不同,于是便有“三智”的分别。
三智者,是一切智、道相智、一切相智。此三者不能相混。
详说三智,见《现观庄严论》,这是弥勒菩萨现身说法,等如自说修行的经验,每一次第有每一次第的实证,因此对“三智”便非只是理论上的说明。
如今我们说“三智”,却只能谈它们的定义,读者若对此问题有兴趣,还应细读本论。而且,密乘行人若不知修证,便与巫师持咒无别,故本论实对密乘行人极其重要。
三智中的“一切智”,是小乘行人所证,因其修证能知一切法的共相(宇宙万物的总相),是故称为一切智。
“道相智”为菩萨所证。即菩萨能知一切道法差别之智,所谓“道”,即修持之道。修持循序渐进,每次第皆有得智慧的方法,此即道法差别。
“一切相智”为佛所证之智,不但知一切法共相,且能知其别相,故名为一切相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