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学入门<谈锡永作品集> • 2.谈释名相<7.佛家名相> • 有宗名相】
20102021
第二十九讲 五果
由四缘的建立,唯识家说,其感生的果共有五种,即异熟果、等流果、离系果、士用果、增上果。说此五果,其实亦应用 “种子”义来说,今且先予略说,其用意一如说四缘亦不先涉及种子义。
(一)异熟果的“异熟”,共有三义。
一是“异时而熟”。如今生造因,他生得果,那便是异时。为 什么会异时,因为增上缘不具备,果报即便不生起。许多时候, 增上缘的建立需要时间,因此便成“异时”。
二是“异类而熟”。因有善恶,其所报则无善恶之别(名词上叫做“无记”,前已说及)。因果的类别不同,故曰“异类”。
为什么会因果异类呢?这是专指得哪一类有情身(正报),处于哪一界(依报)而言。如生而为人,即应具五官四肢,其所见必为山河大地。这五官四肢以及山河大地之报,不能说是善亦不能说是恶,只能称为“无记”。是故无论带善恶业的人,若轮回为人,其心必得此无记异类之果。——至于其善恶业的报应,则在另外范围,不在此“异类果”内。
三是“变异而熟”。凡由因生果,因必先已变异,然后果方成熟。如瓜种生瓜,此瓜种若永远保持着瓜子的状态,则决不能抽芽成长。是故因无自性,果亦无自性。因果律只是一种运作。
(二)等流果的“等流”,可理解为“同类”之意。由善,引生至更善;由更善,引生至最善,如是有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参与的心识活动过程,便是等流果的一例。
世法中的所谓“影响”,亦可理解为等流果。若做父母的人每作皆为善业,由此影响及子女亦不作恶业,亦可视为等流(当然也可以说是下文提及的“增上果”),因为至少可令子女的“所缘缘”(例如眼见父母作善业,而引生的精神愉快),归向善的那一边。
俗语说:“家有贤妻,必无恶夫”,我们亦可暂时将此理解为等流果。
此外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此亦是“等流”的定义。
一个善人,轮回为人,跟一个恶人轮回为人,其“异熟果”虽同,即同样具五官四肢,同样处身于山河大地,但其各别自身的果报则不同。这不同,即由等流果的机理来决定。
(三)离系果是专指因修持而得解脱而言。也可以说,这是唯识家用“种子”的机理,来解释为什么由修持可得解脱。
系,指束缚着我们的烦恼,一切有情由种种烦恼,而致轮回生死,离系便是将此烦恼的束缚断灭,如是即证涅槃。因此离系果并不在世间法因果范畴之内。
(四)士用果。士指“士夫”,即通指人类,“用”指其所起的作用。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说,可将之定义为“每一类人的社会功能”。
譬如:银行界掌握经济活动,工厂工人生产工业产品,那就是他们的士用果。
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说,除非你不做银行界,一做,就必然产生参与经济活动这一果报;除非你不做工厂工人,一做,就必然产生制造工业产品这一果报。然而除此以外,士用果还有另一范围。
譬如世俗的所谓“研究”,便亦是士用果。工业产品本来可以依照一套既定方式去生产,但为什么真空管可以给半导体取代呢?那即是研究而生之果。
在名相上,前者称为“人士用”,后者称为“法士用”。
(五)增上果。增上即是加强之意。在因果律中,增上果起的作用最大,有因缘而无增上缘,果报便不生起。
所以多行善业的人,即使有恶的因,但因为没有恶的增上缘,此恶因便不能感生果报。每个人都带着许多宿生以来的恶业,若今生作恶,那便既有恶的因缘,亦有恶的增上缘,由是必生恶果。若不建立恶的增上缘,此恶因便终不萌芽开花结果,一如种子未种在土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