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学入门<谈锡永作品集> • 2.谈释名相<7.佛家名相> • 有宗名相】
2010307
第四十六讲 俗有真空
中观自续派的主张,可以用“俗有真空”来概括。俗指世俗,真指胜义。
“真空”其实已经说过,即是“无生”。一切法胜义无生性空,是即真空。
“俗有”,是许名言中有自性——这句话意思即是说,凡名言所表达的事物与现象,从世俗观点来看,都有“名言”所概括的本质。
这一点,其实亦很容易解释。
因为名言无非只是表达的工具,利用这工具,将一个意念传达出来。所以这工具可以没有本质,但其所传达的意念,却是世俗的真实。如非真实,则不可能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其“意言”完全一致。
任何人在意言上,都可以定义“舒服”与“辛苦”的感受。任何人吃一粒糖,都有“甜”这种感觉。任何人尝一把盐,都会觉得是“咸到发苦”。用名言表示,尽管不同,但其意言则一致,这便即是事物与现象真实的一面。
因此,凡能用名言来概括的概念,在世俗层面,可以称之为自性有。
是故此派的清辩说“真性有为空,缘生故如幻”。即是说,有为法之空,只是在胜义层面的空,是据缘起法则视之为空。说话的另一面,即等于说其于世俗层面为有:“俗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