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学入门<谈锡永作品集> • 2.谈释名相<7.佛家名相> • 有宗名相】
2010206
第十四讲 心与心所
什么是心?其实可以这样说:识便即是心。但若要说得准确一点,则可以说:识是心的作用。
本来“心”只是一个,因为它有六种作用,是故便分开来说六识,或说八识。六识是小乘的说法,八识则是大乘的说法。
如果拿体用来分,可以这样说,心是体,识是用。
前说五蕴,或说六根六尘六识,是佛家对宇宙万法的两种分类,如今唯识家则另作一种分类,将一切法分为:
色法、心法、心所法、心不相应行法,以及无为法。
此中的色法,与五蕴的色蕴是同义词。
这分类中的前四种,叫做“有为法”,不属于有为法的,则相对而名之为“无为法”。因此五种法亦可以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两类。
有为法中,最重要的是心法。心法中包括眼识、耳识等六识,亦包括末那、阿赖耶等两识。因共有八种识,是故心法便亦有八。
有一些法,从属于心,即为心所有,因此便称为“心所有法”,简称之为“心所”,“所”便变成一个名词。
一个眼识,加上它的许多心所,即成为一个眼识聚。眼识如是,他识亦如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