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学入门<谈锡永作品集> • 2.谈释名相<7.佛家名相> • 有宗名相】
20102028
第三十六讲 心不相应行法
前已言唯识家将一切法分为五类,即色法(物质界的事物与现象);心法、心所法(精神界的现象);心不相应行法;以及 无为法。
前述种种名相,其实都可归入此五类,然而笔者于五类法中,却唯未谈心不相应行法,现在要谈的正是此法。
要定义什么是“心不相应行法”,最好先了解“心相应行”。
所谓心相应行,即是前述的“心所法”,因为心所从属于八识心王,必与之相应,是乃谓“心相应行”。
心不相应行不是色法,仍然是属于精神领域的事物;可是,它们却亦非心法,更非心所法,而是一组跟心王全无从属关系的心理活动或精神境界。
既然与心识无关,何以却又说与心理、精神有关呢?则因为它们实际上是第六意识所缘的境界,因此全属客观。如这组法中,有一法名“老”,这“老”便明显是第六识的所缘境,意识缘出一个“他很老了”或“他还不算老”等印象,并未有心所法随之相应(请参考前述“遍行五心所”时举的例)。
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,兹亦将之——解说:不过 这些名相其实亦并非重要,将之简述,盖亦使五类法圆满无缺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