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学入门<谈锡永作品集> • 2.谈释名相<7.佛家名相> • 有宗名相】
20102012
第二十讲 二谛
学习佛学,必须明白二谛。
首先说“谛”。谛即是真理。但人之所谓真理,却有层次的不同,立场的不同。革命家认为民主是真理,可是当革命家自己当政时,却又认为主义才是真理了,这即是由于立场不同之故。
佛家依层次分,故有二谛,一为“世俗谛”,一为“胜义谛”。
世俗谛、俗谛,是同义词,即站在世俗的立场,认之为真实的见解。我们眼见山川人物,一切事物宛然呈现,这便是世俗的真谛。
胜义谛、真谛,是同义词。佛超出世俗的立场,眼见山川人物、宇宙万象,无非皆是空性,这便是胜义的真实。
世俗谛能掩蔽事物的真相,因而便令人不知胜义。胜是殊胜(即最胜,即无可再超越),故“胜义”一词,可理解为最高的义理。
佛家尝有一喻,将一方白手巾结成一兔,如是兔相显现,而手巾的面目即被掩蔽。世俗谛者,即是只能见白兔之相,唯在胜义谛的层次,然后才能见“白兔”的本性原是手巾。
我们还可设一譬喻:世俗谛者,犹如以在电视剧中人的观点,来看电视画面中的一切事物;胜义谛者,则如在电视机外看电视,画面中所呈现者,一切无非影像。